2025 人形機器人動捕技術研討會圓滿落幕:產學研攜手共繪智慧藍圖
- axis3d MKT
- 8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8月8日

2025 年 7 月 31 日,由 愛迪斯科技 主辦,聯合 Movella(Xsens)、天樹探界、Manus、Tesollo、搜維爾科技 協辦的《人形機器人動捕技術研討會》在北京石景山 百度智能雲千帆大模型產業創新基地 圓滿落幕!
本次研討會以「高效軟硬體協同,加速人形機器人動作學習」為主題,透過線上與線下同步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人形機器人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與,共同聚焦動作捕捉(Motion Capture, 簡稱“動捕”)與人形機器人結合的技術突破與應用發展。

技術突破:動捕為機器人帶來「感官升級」
活動首先由荷蘭 Movella(Xsens)高級產品專員 Bismarck Ho 開場,深入解析 慣性動捕技術 如何成為人形機器人動作學習的「黃金標準」。
透過高精度慣性感測器與無線同步技術,Xsens 動捕系統能準確捕捉人類的動作數據,並將其轉譯為機器人的關節控制指令,實現更自然、更靈活的擬人化動作。
現場展示環節 中,觀眾更親眼見證了機器人透過動捕技術進行「學習」後的表現:從跑步、跳躍、到安靜行走,每一個細節都令人驚艷。

應用深化:從手部精密操作到多場景應用
天樹探界 技術總監 王勝利 介紹了其 機器人動作訓練與智控中台整合方案,強調軟體與硬體的深度協同對機器人智能化的重要性。
Manus 亞太區市場總監 Ben Berendhuysen 帶來精彩演說,聚焦在 手部動作數據手套 的創新應用,該技術可精準捕捉手部細微動作,為機器人在精密裝配、醫療照護等場景打開更多可能。
來自 韓國 Tesollo 的靈巧手技術,進一步提升機器人在實體環境中的「觸感能力」,確保動作執行更準確、更可信。

生態共建:AI 平台加速機器人「自主學習」
來自 NVIDIA 中國區代理 麗台科技 技術架構師 李寶國 的分享,則為人形機器人發展揭示了另一個關鍵關鍵:AI 訓練平台的支持。
他介紹了 NVIDIA 的 Isaac 平台 如何結合模擬環境與真實動捕資料,實現 AI 動作學習與演算法優化的高效協同,讓機器人從「程式控制」逐步邁向「自主學習」。
這樣的生態鏈整合,也為機器人產業從研發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場景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展望未來:技術融合將打開商業化大門
這場研討會不僅是一場技術盛會,更是一次產學研的深度對話。
從 感測技術 到 AI 平台訓練、從 軟硬整合 到 場景應用拓展,與會者共同描繪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藍圖。
隨著動捕技術、AI 大模型與機器人硬體技術的融合不斷深化,人形機器人在未來有望於:
智慧製造現場
高齡照護醫療
公共服務系統
等多元場景中 實現真正的落地與規模應用,迎向「人機共融」的智慧時代!

תגובות